新型可控释放的长效缓释融合蛋白药物

马丽敏

清华大学/生物与新医药

干扰素a(IFN-a),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乙肝、丙肝及生殖器疣等)和癌症(黑色素瘤、淋巴癌、肾癌、毛细胞白血病等),但是它的循环半衰期较短(4-8小时),需要每天或一周三次大剂量给药,副作用较大,治疗效果差。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高卫平研究组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一种新型、通用、简单、高效的类弹性蛋白多肽融合方法(elastin-like polypeptide fusion, ELP fusion)用于精准设计蛋白质-高分子偶联物,通过该法所制备的干扰素a-ELP融合蛋白(IFN-ELP)具有产率高、成本低、生物活性保持好以及药代和药效显著提高等优势。

小鼠肿瘤模型上的药效测试表明,IFN-ELP几乎完全抑制了肿瘤的生长,而IFN-a仅能轻微地抑制肿瘤的生长,这一研究结果初步表明,ELPfusion有望替代PEGylation和Albufusion等现有方法成为提高蛋白质药代和药效的新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研发出更多更好的创新生物药物用于癌症、肝炎等重大疾病的治疗。

本技术可采用两种合作模式:

1. IFN-ELP的临床转化和深入开发, 开发出以IFN-ELP为核心的一系列比国外原研药更加领先的原创新药,打破国内生物制药行业由进口药垄断市场的局面;

2. 以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与递送为核心的一站式服务, 面向药用重组蛋白生产企业和基础生物科研院所的客户群体,提供更廉价高效的重组蛋白产品和相应的定制服务。

blob.png

                                              
图1 通过ELPfusion方法精准设计IFN-ELP

共 4 条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