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博奖优秀项目巡礼 | 暨大“电源调峰”技术 解决能耗“卡脖子”难题

来源:博促会 2024-04-20


本周,我们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暨南大学国际能源学院,了解第十届金博奖科技创新成果奖银奖--面向“双碳”的电源调峰过程深度节能关键技术。

项目团队代表之一--王卫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现任暨南大学国际能源学院副院长,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工程院能源发展战略专家(非院士组)、国家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可靠性专家、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减排专家等。



“碳达峰、碳中和”:燃煤发电低负荷深度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我国作为燃煤发电的大国,煤耗是火电机组最重要的指标。燃煤发电过去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发电形式,发电量长期占80%以上。近十几年来,随着能源可持续发展和“双碳目标”的逐渐推进,燃煤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占比,双双逐渐下滑,但至今仍然分别占全国总装机容量和总发电量的46.7%和60%。随着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大幅上涨,其波动性和间歇性要求必须配套足够的基础电源长期参与深度调峰。而燃煤发电作为我国具备调峰能力的基础的主体,责无旁贷。然而,燃煤发电机组深度调峰过程,低负荷能耗大幅上涨,或将使得大力推进新能源发展以实现全局节能减排的目标大打折扣,是我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宏大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世界无任何先进案例可供参考。开展燃煤发电机组深度调峰过程低负荷深度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节能减排创新:面向“双碳”的电源调峰过程深度节能关键技术

在国家能源局、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在倪维斗院士、岳光溪院士等能源行业泰斗的亲自指导下,暨南大学王卫良教授组织产、学、研优势单位针对“电源调峰过程深度节能关键技术”开展联合科技攻关,成功揭示了火电机组低负荷运行能耗上升的根本原因,创造性地提出了根本抑制火电机组低负荷能耗上升的理论方法;并研发了状态重构型全负荷高效热力系统关键技术和状态重构型高效热电解耦关键技术。全负荷高效热力系统关键技术可平均降低火电机组低负荷供电煤耗25g/kW∙h以上,相当于常规机组低负荷能耗上升幅度的80%以上。高效热电解耦关键技术可平均降低供热能耗30%左右,平均降低供热成本40%左右。上述理论和技术系统解决了火电机组低负荷能耗大幅上升的前沿科技难题,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和“双碳目标”国家战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目前,创新成果部分已产业化应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累计节约标准煤155万吨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0万吨以上。基于该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近3年使得相关企业新增销售额约41亿元,新增利润约9.2亿元。


“金博奖”:让创新技术与市场联通

金博奖开办十年以来,根据各地产业发展需求挖掘博士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树立创新典范,传播科技价值,帮助博士项目在转化、孵化、产业化全流程进行赋能,特别是在对接社会资本、产业园区、地方政府方面,务求寻找到项目发展最佳的土壤。

王卫良教授对金博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金博奖“揭榜挂帅”“难题招贤”的形式很新颖,对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的评奖赛事都是与同行竞争,也是同行来评审。金博奖平台让科技与市场互联互通,让市场投融资专家、高校技术人才聚集到一起,他们每个人都与项目落地、产业化、市场推广息息相关,可共同携手,让科技创新快速走向更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工作日 9:00 —17:30

客服电话:

公众号

科创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