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辨多次反射飞行时间质谱

李海洋

-/航空航天

我所研制的多次反射飞行时间质谱(MR-TOFMS),具有超高的质量分辨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仪器的质量分辨率超过8万,在同步提取技术下分辨率可以达到27万。它的原理基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电场将离子的飞行路径折叠反射来延长飞行时间,保证离子束长距离(可达上千米)的飞行中不发散的同时实现质量峰的压缩聚焦,从而极大提高分辨率。质谱的分辨率随反射圈数增大而增大,而传输效率基本不损失。实验中,利用激光溅射YG8合金靶电离产生的182W+,经过176圈反射后,飞行距离达到了700m,飞行时间18ms时,质量分辨率大于270,000,每秒可得到50张谱图。离子传输过程中不存在任何栅网,离子多圈飞行后传输效率达到25%。 【技术特点】 1�周期径向汇聚透镜技术,减小离子长距离飞行过程发散程度,提高灵敏度; 2�无网反射镜技术,补偿离子能量发散过程中,避免离子多次反射过程中受栅网散射损失; 3�90°偏转引入/引出技术,消除边缘电场对离子引入/引出过程的干扰。 该仪器具有超高质量分辨率定性能力,可以准确定性的分子式,去除背景干扰。超高分辨多次反射飞行时间质谱结合标准离子源如大气压离子源、激光解析源、一次离子源,可以用于生物复杂样品或者固体样品表面直接进行分析,准确定性组分信息。多次反射质谱技术可在小的体积内获得高的质量分辨率,有助于高性能飞行时间质谱的小型化。

新型绿色固液混合发动机技术

刘林林

-/航空航天

1.发动机主要技术参数:比冲>220s(最佳工作条件下),多次启动次数>5次,推力调节比>5:1;最长工作时间>60s。 2.应用范围:探空火箭、城市高层与森林灭火弹、军用靶标动力、民用航天运载火箭、太空飞船。 3.技术成熟度:6级。 4.市场前景: (1)军用靶标 军用靶标在防空武器研制过程以及部队训练和演习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源的靶标,可进行高速度、大机动、高过载飞行,能够有效地进行不同空中目标的有效模拟。目前国内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靶标种类非常少,西北工业大学研制的新型靶标能够模拟具有大机动能力四代机的空中目标,可以在大空域、高速域内实现高过载、持续过载和瞬时过载机动,可用于我国新型制导武器的性能鉴定和部队实战化训练。该靶标综合性能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有望在军队中得到大规模应用。本项目所研制发动机可为该型靶标进行动力提升,由于发动机为一次使用产品,若经装备应用,则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2)探空火箭 探空火箭是在近地空间(30~200公里高空)进行探测和科学试验的火箭,利用探空火箭可以在高度方向探测大气各层结构成分和参数,研究电离层、地磁场宇宙线、太阳紫外线和X射线、陨尘等多种日-地物理现象,测试结果可用于天气预报、地球和天文物理研究,为弹道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等飞行器的研制提供必要的环境参数。 目前全求每年探空火箭发射量为数千枚,由于固液混合发动机在低成本、安全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在世界范围内诸多型号的探空火箭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我国的“北航”系列控空火箭。另外,我国台湾的“成大Ⅲ型混合火箭”、美国的“游隼”、德国的“HEROS”、法国的“PERSEUS”、挪威的“Nucleus”皆采用含石蜡燃料固液混合发动机,展示出了该类发动机的良好应用前景。 (3)城市高层与森林灭火弹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进入城市,而城市在规划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土地面积制约,规划了大量高层建筑,这些建筑基本都在上百米左右,有些建筑高度可达数百米,一旦高层位置发生火灾则现有消防装备(如消防云梯车)受高度及空间的影响(对于容积率较高的小区及写字楼尤其突出)无法及时到达灭火位置,给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较大损失,并且随着火势的加大还有可能给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广大森林地区人员稀少,森林火灾一旦发生,存在难以及时灭火的严重问题。 固液混合发动机推进剂不属于危险品,且结构简单,更适合作为灭火弹的动力装置,该灭火弹由无人机进行搭载,一旦发生火情,可由消防部门及时进行调试,第一时间到达事发位置,不受层高及距离限制(在无人机航程范围内),是一种极为有限的城市高层及森林地区灭火方式。由于我国城市化率已较高(还在继续增大)且高层建筑存量非常大,森林面积也较大,因此该类灭火弹若经装备应用,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远期来看,如果能将该灭火装置列入各城市的消防必须装备中,则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4)小型运载火箭 小型运载火箭是指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在1000公斤以内的运载火箭,具有发射成本低、反应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小卫星技术、火箭设计、复合材料、电子技术以及固体推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型运载火箭受到各国青睐,而且未来十至二十年诸多微小卫星星座计划的逐步实施使微小卫星的发射逐年递增,这也给小型运载火箭市场提供了具大的发展空间。据报道,2018年全球共发射319颗微小卫星,而且2018年114次全球发射中48次含有微小卫星,市场规模近30亿美金。据估计未来每年将会有100颗左右微小卫星发射任务,市场规模达到10亿人民币量级。 固液混合发动机由于在成本和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国外多所机构都在开展以固液混合发动机为动力的小型运载火箭研制。美国RocketCrafters公司完全掌握了固体燃料3D打印技术,成功研制出了大型固液混合发动机,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无畏-1”(Intrepid-1)号小卫星运载火箭,该火箭将于近期发射。法国空客防务及航天公司在欧盟H2020框架协议HYPROGEO项目中,正在研究采用新型固液混合发动机技术来大幅降低入轨成本。Gilmour空间技术公司正在研发推力70kkN的固液混合发动机用以将400kg载荷送入近地球轨道,目前地面试车工作已经完成。

高性能无人系统用系列微小型涡轮发动机研制及产业化

黄新春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

微小型涡轮发动机是指推力量级为数公斤~数百公斤的涡喷、涡扇发动机,及功率量级为数千瓦~数百千瓦的涡轮发动机(涡轴、涡桨)。微小型涡轮发动机具有尺寸小、零件少、推重比高(8~10);技术难度相对较小,研制周期短、成本低、产值高等优势,将广泛应用于未来各种无人飞行器,推进现有无人机由“低、小、慢”向“高、小、快”的发展变革。

本项目核心技术团队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通航/无人系统动力工程中心,负责人所在团队长期以来一直专业从事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总体性能方面的科研工作,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比较丰富的工程研制经验。近两年来,团队已构建了微型涡轮发动机组装、试车、检测、动平衡等关键工艺装备和研发环境,开发了针对航空发动机稳态和动态性能仿真软件、飞/发一体化设计软件、发动机尺寸与重量预估软件、总体性能/总体结构综合设计等自主软件;团队成员涵盖了发动机总体、测控、制造、装配、试验等方向;已申报专利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余项,国防专利1项,国际专利1项;同时聘请国内主机所资深专家作为技术顾问。

2018年至今已完成8型不同推力微型涡喷发动机的研制,2019年重点针对某型高速无人机动力需求完成两型发动机的研制及产业化,现两型发动机已达到相关技术指标。

K/Y型导管架焊接机器人

-/航空航天

在海洋平台的组装工程中存在大量的导管架连接件,K/Y型管道接头经常出现在导管架建造中,长期以来我国乃至世界对于此类接头的组装均采用手工焊接,焊接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严重影响着工程进展和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K/Y型管接头存在空间狭小,焊接位置困难、且此类管接头为空间焊缝,焊缝曲线形式复杂,使得焊接难度增大、焊接质量难以保证。开展针对K/Y型管接头专用机器人系统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此类接头高效自动化焊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设备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与天津工业大学联合开发K/Y型导管架焊接机器人,课题来源于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4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项目于2016年9月完成,2017年4月通过验收。项目取得如下创新:  1、针对海洋平台导管架接头加工连接时存在复杂空间相贯线,人工施焊环境恶劣、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建立了K/Y型管接头空间相贯线焊缝的数学模型和焊枪姿态模型,采用圆柱坐标型操作机构和二自由度差速手腕相结合的机器人结构方案,设计开发了一种5自由度的焊接机器人系统。  2、根据机器人学理论,通过建立焊接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模型,根据其数学模型推导了其运动方程,采用匀速焊接策略,完成了机器人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  3、在厚壁接头的多层多道焊路径规划中,通过建立坡口坐标系进行各焊道分道策略进行位姿建模,对坡口角、坡口尺寸进行多层多道焊路径规划,完成K/Y型厚壁管道接头的多层多道焊路径规划。  4、针对K/Y型管接头加工避障,提出了两自由度差动结构,大幅减小了手腕结构的体积:结合空间三维物体的数学建模和基于数学方法的三维物体方程交集判定,获得了K/Y型机器人的碰撞检测和避障策略,并综合路径规划结果调整机器人位姿,完成无碰撞路径规划。  5、完成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开发,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工控机和DMC-2183运动控制卡,实现了机器人各轴的数字化控制。在MicrosoftVisualC++6.0环境下开发了控制软件,完成了K/Y导管架焊接机器人的任务要求。  主要技术指标:结合焊接工艺进行K/Y型管接头的离线编程路径规划研究,通过实验验证可以达到示教标定精度0.5mm。机器人系统可以达到0.5mm的重复定位精度,开发了K/Y型管接头焊接机器人专用激光焊缝跟踪系统,焊接实验显示焊缝跟踪精度可以达到0.1mm。根据机器人的模块化设计,通过更换配件可实现管径600~1000mm壁厚小于40mm的K/Y型管接头焊接工件的自动焊接。  开发的5自由度K/Y型导管架机器人满足海洋平台焊接工艺要求,机器人在结构强度、刚度和平稳性满足使用要求,模块化设计,结构轻巧简便,运动空间范围和运动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项目的完成,为海洋平台导管架K/Y型管接头自动焊接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可大幅提高自动化焊接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保证焊接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基于视觉跟踪系统的智能波纹板焊接机器人

-/航空航天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围绕基于视觉跟踪系统的智能波纹板焊接机器人,天津易而速机器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河北工业大学已经联合申请发明专利3篇(受理中),实用新型专利2篇(已授权):发表论文9篇:培养研究生4名:新增就业人数10人。本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带动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而且大大提高了企业在天津市乃至全国的知名度。我国是是世界集装箱主要生产地,国内集装箱出口总量达世界集装箱出口总量的90%以上,我国集装箱制造企业大约500家。该项目的实施削减了集装箱生产企业生产人员编制、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及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减少焊接时的火花及烟雾等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彻底改变了视觉焊接智能机器人完全依赖国外设备和技术的局面,加速建设新兴的高科技智能化机器人产业,带动相关计算机、控制、传感、信息及人工智能等相关供应链的产业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项目对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培育及社会进步、自主创新等方面作用明相对我公司来说,该项目的产业化为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目前不是很明显。该产品目前还处于市场化推广和天津市场小范围应用阶段。2015年,公司营业额为160万元,利税5万元:2016年初,公司与实力雄厚的河北泰华集团整合,成为泰华集团机器人产业化项目的核心主体。在泰华集团技术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天津易而速机器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已与国内大型集装箱生产企业天津中集集装箱和大连中集集装箱达成合作意向。预计公司在2016年营业额将达到500万以上。

基于高效焊接技术的柔性机器人工作站开发及产业化

-/航空航天

该项目主要研发的内容主要包括以高效点焊技术为核心的柔性机器人焊接工作站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以机器人工作站为核心,采用多工位柔性伺服转台以及焊钳快换技术,实现了不同产品的柔性切换生产:采用轻量化焊钳以及高速机器人应用,实现了焊点的高效快速焊接,比常规设备提高效率近30%:同时采用自主研发的IECT点焊控制技术、焊接参数在线监测及联网技术、多机器人协调控制技术等,解决了高强钢板、镀锌钢板自动焊接的焊点在线检测及稳定焊接工艺,实现了白车身部件的高质量稳定快速焊接,打破了在该领域国外设备长期垄断的地位,解决了汽车零部件及整车生产企业对设备灵活性、稳定性、高效率的需求,为实现国家工业生产智能制造规划的落地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该项目已经在多个客户多个项目中实施,取得了广泛认可,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技术指标参数:  1、夹具更换方式:自动  2、夹具切换时间:30s  3、伺服转台变位时间:4s  4、工作站节拍42s  5、焊钳形式轻量式  6、焊钳重量70~80kg  7、综合焊点时间2.5s  8、焊接控制器电流精度±1%  9、焊接控制方式恒能量  10、电流反馈方式次级闭环  11、控制器响应精度1ms  12、在线检测功能有  13、电流曲线绘制功能有  

机器人自动取料、检测汽车转向节清理单元

-/航空航天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2014年,中汽公司承接了上海圣德曼汽车关键精密铸造零部件基地建设项目。在规划阶段,我们了解到业主方非常希望有一种新的转向节铸件清理工艺来替代传统的人工作业。经过对转向节产品的外形特征和清理工艺进行仔细研究后,我们提出了一种采用压力机械以压力剪切的方式对产品进行清理,并采用机器人进行抓取下料的方案。在此期间,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下发了《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天津市智能机器人科技重大专项的通知》。中汽公司收到通知组织各相关部门对通知内容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究,最终确定以上海圣德曼海安项目中压力机结合机器人的非标设备项目来申报科技专项项目。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为研发一套采用压力机与机器人相结合的转向节铸件自动化清理单元,并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得以应用。本项目研制成功的意义在于提高了清理工序的生产效率,将促进其它工序的装备升级换代,对汽车零部件铸造行业的自动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目标产品形成市场规模后,还可以向类似的产品应用方向发展,如对于其它汽车铸件的飞边毛刺清理,也可以制作专门的模具,用冲切的形式进行处理:而机器人技术的在所有铸件生产的工序间转运交接上都能得到应用,在结合力控技术后,还可以在精密装配、表面处理等方面大显身手。  三、主要研究内容  该项目采用了三工位伺服转台、双工位自动顶出料压力机与六轴机器人的组合形式,实现了铸件从冲裁压边、取料、智能检测、搬运到输送带的一系列自动化功能。采用顶升机构解决了模具在冲裁工位承受大吨位冲裁力带来的问题:采用了自动化夹紧系统,实现自动更换模具功能:采用双油缸顶出机构,实现了预压紧和自动顶出功能:采用红外激光实现尺寸检测的功能。  四、创新点  1、机器人取代人工进行取料、检测工作  2、采用转台将操作者、工业机器人和压力机分离开  3、采用大吨位压力机构,可以同时冲切两个铸件  五、社会经济效益及存在的问题  在江苏、上海等地建立了铸件毛坯冲裁清理作业自动化的工业应用示范工程。经过4~5个月稳定运行后,达到如下指标:相对于传统的人工作业,工作效率提高了3~4倍,人员需求降低至约1/4:相对于传统的单台压力设备作业,效率提高约2倍,人员需求降低至约1/2。  

面向服务与公共安全的网络机器人研发及示范应用

-/航空航天

应用网络技术是机器人在面对多变环境、复杂任务时提高自主处理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机器人提供高效智能服务的发展方向。网络机器人在环境监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日常生活辅助等面积较大、动态性较强的复杂服务环境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项目研究异构网络机器人控制系统稳定性、信号系统、导航技术、完善远程控制终端开发及人机交互技术,研发集丰富环境感知能力、自主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服务机器人系统,并应用于消防领域,实现区域环境目标参数的实时监测,并能应对火情进行灭火处理。分别研制了两套消防网络服务机器人及两套多旋翼无人机系统。  项目研发并示范应用的消防领域服务机器人系统具有网络化、自主化、深度人机交互等特点。研发的远程控制终端基于PC和Android平台,具有大方、简洁、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网络服务机器人功能多、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易扩展、易维修保养。消防领域的网络服务机器人主要有以下功能:  1)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监控实现避障及运动控制功能,实现按照遥控或远程上位机的双重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给运动控制系统,及时精确调整姿态,灵活地避开障碍物;  2)可对服务领域中出现的有害气体,火灾等危险信息进行快速反应、利用车载消防设备完成对火源点的灭火动作;  3)可将监控信息、视频图像通过图传系统传输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通过视频实时地远程查看,为以后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处理信息进一步提升做准备。  项目研发并示范应用的多旋翼无人机系统,针对地面式服务机器人不能监测的死角或特殊应用场景完成监测功能,通过终端设备操控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或者自行完成服务任务。  主要有以下功能:可实现多种飞行控制模式:近距离采用遥控方式,远距离采用地面站操作:可进行航迹规划,在预设路线控制飞机自主飞行:可实现全自动起降,一键起飞和一键返航:失控保护自动返航并降落:无人机飞行高度、距离、GPS位置等三维地理信息实时显示:无人机姿态、速度、航迹等信息实时显示:近距离遥控可进行智能方向控制,包括航向锁定、返航点锁定、兴趣点环绕等:可折叠性设计,保证无人机轻便携带:便携地面视频接收设备,实现机载视频实时显示:地面视频实时存储。  主要性能指标:  (1)室外机器人重量:<100kg。制作工艺及材质:采用铝合金材质,4mm以上铝合金材质,表面氧化处理,适应野外环境要求。电机:电压48V,功率>150W。最大速度:>1m/s。越障高度:>10cm,跨沟宽度:>10cm,爬坡能力:15度。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2小时。防护等级:IP54。运动地形:室内,沥青水泥道路、沙地、土地、草地。双目视觉系统(彩色模拟相机及图像采集卡),可实行航标自主导航,可实现无线遥控。可见光摄像机:有效像素1920×1080光学倍数为30X。云台活动范围:水平±180度:俯仰-30度~+90度:热灵敏度<0.15℃(30℃时)精度±2℃。网络:3G,WLAN,无线通信模块兼容。无线通信模块支持频段:433MHz、1.2GHz或5.8GHz,带宽:50Mbps,传输距离:10km(无遮挡),远程数据上传下载功能,支持图像采集与处理功能,实现现场及网络的图像识别、远程传输和跟踪。  (2)飞行机器人配件采用高质量的碳纤维板和碳管制造。飞行器采用六旋翼和八旋翼的设计布局,可垂直起降、自动定点悬停的无人飞行器系统,可以应用于商业航拍、影视航拍、搜索、通讯、监测、侦察等多种任务。  飞行机器人控制器选用大疆WO0K-M飞控,采用BMPCC云台,图像传输为5.8G/HZ,信号传输为900M/HZ,飞行时间约18分钟,单块电池容量22000毫安/时,充电器时间约90分钟左右。机架自主设计,整机自重约4Kg,最大起飞重量约6-11Kg,可获得长达20分钟的续航时间,有效作业时间约15分钟。  

威尔2迎宾导览机器人

-/航空航天

威尔2是由哈尔滨工大服务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高端迎宾导览机器人,主要由轮式移动底盘、导航传感器、电池移动电源系统、微电脑控制系统、显示触摸一体机、激光笔账传感器、超声波避障传感器、创新外表外壳等组成。具有人机交互、人脸识别、自主导航、体感跟随等功能,拥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适合于机场、银行、税务等公共服务场所。截至目前,本项目成功推广应用于5家国内企业,2016年,该项目产生1023万元销售额。  威尔2迎宾导览机器人开发了实时获取环境地图信息的激光雷达系统,通过双目相机获取外部环境信息,通过软件处理得到三维地图,实现建图定位、路径规划、避障、人体跟踪等功能,达到导航精度厘米级、导航速度0.5m/s级。  威尔2迎宾导览机器人研制了独立悬挂减震单元底盘,底盘最大运动速度可以达到1m/s,转弯半径小,越障能力达到10mm,且具有5°的爬坡能力。  威尔2迎宾导览机器人研制了具备人脸识别、智能存储功能的高速视觉系统,识别速度能达到500ms,并利用内置照片数据库实现匹配识别,精确度能达到90%。  威尔2迎宾导览机器人研制了体感摄像头、听觉传感器配套控制系统,具备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回答、语音唤醒等功能。  综上所述,威尔2迎宾导览机器人是一款集成了多项先进技术的创新成果,应用范围广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采用系统集成技术研制的威尔2迎宾导览机器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智能两轮车移动机器人

-/航空航天

我公司承担的智能两轮移动机器人项目分步实施以来,给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带来了实质的好处,并仍蕴含巨大的潜力和空间。首先,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我公司已面向市场推出了九号、Mini两款双轮智能平衡车产品,并在此技术积累成果基础上,研发了独轮产品,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其次,该项目的实施,使我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技术成果。在该项目开发过程中,我公司已获授权专利40项,其中发明5项,实用新型25项,外观设计10项。在项目资金的支持下,我公司先后购买了直流电子负载仪、电磁式震动试验机、模拟运输振动台、整机老化设备、测功机等试验和检测设备,为保障和提升产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次,我公司三大系列产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已累计销售约25万台。在国内,我公司牵头参与组建了天津市机器人产业联盟,用集体的力量推动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在国内缺乏产品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我公司积极联系国家标准委予以立项,作为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推动标准尽早出台。同时,我公司以高标准来制定企业标准,确保产品质量赢得市场信赖。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使得我公司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我公司在顺利完成A轮、B轮融资后,在资本的推动下,成功全资收购了世界平衡车鼻祖美国Segway公司,完全获得其品牌、技术和市场,使得我公司发展再上新的台阶。为了打破国外市场技术壁垒,将我公司产品打入发达国家市场,我公司已顺利取得了CE、RoHS、REACH、FCC、KC、ISO9001等资质和认证。总之,该项目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我公司的发展,成为我公司的快速成长的助推剂。

基于摩擦特性的防滑刹车控制技术

俞金娜

新昌县浩科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航空航天

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是飞机事故的多发阶段。防滑刹车系统是飞机重要的机载设备,对飞机起飞、着陆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要求在复杂的跑道环境条件下,飞机仍然能够安全着陆并刹停,对提升飞机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系统中存在诸多非线性因素,直接影响防滑刹车的性能。防滑刹车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跑道提供的结合力,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使飞机刹停。由于防滑刹车控制的主要任务通过控制刹车力矩,将滑移率维持在一个合适值,使得机轮与地面的结合力最大,并且不出现打滑甚至抱死的现象。

传统的飞机防滑刹车控制方法通常无法利用机轮与当前跑道所能提供的最大结合力进行刹车,基本都是小于最大结合力,因此刹车效率无法达到最优,且传统刹车方法针对机轮抱死状态的处理反应过于强烈,极有可能将刹车压力降为零,导致压力效率低下,刹车距离增加。

该项目开发了一种基于摩擦特性的飞机防滑刹车控制方法,包括:在飞机机轮的减速率小于机轮减速率最大阈值时,基于机轮与跑道之间的摩擦特性,确定作用于机轮的刹车压力;以及在飞机机轮的减速率大于机轮减速率最大阈值时,通过使用二分法来确定作用于机轮的刹车压力。

该技术能够动态地适应路面,使得机轮结合力快速逼近此摩擦状态下的最大结合力,大幅度提高刹车效率,并且能够快速处理机轮打滑状态,压力下调幅度与打滑深度相关,针对微小的打滑现象处理时压力下降小,提高了刹车过程的压力效率。

负载模拟器的速度同步控制技术

俞金娜

新昌县浩科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航空航天

     电液负载模拟器(EHLS)是飞行器伺服机构半实物仿真的关键设备,用于模拟舵机在飞行过程中所承受的气动载荷,其性能直接影响飞控系统伺服机构评价的置信度。其控制难点是要在位控系统的任意运动过程中实现准确的力加载,故负载模拟器是典型的带有强运动耦合的电液力伺服系统。
针对如何抑制运动扰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方法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结构补偿方法。其从加载系统的硬件(机械)结构入手,通过增加辅助环节来消除运动扰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总体来说此方法的结构比较复杂,成本也比较高;第二类是基于同步补偿的控制算法。该类方法是从控制策略入手,采用补偿网络在加载系统中产生附加速度同步控制作用,达到克服运动扰动的目的。现有技术还提出了“结构不变性理论”,利用舵机系统的速度反馈信息进行前馈补偿,其研究揭示了舵机速度是影响加载精度的主要原因,为以后关于力加载系统消除运动扰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类方法是将运动耦合看作一种外干扰,通过提高力伺服系统的鲁棒性消除位置系统的影响,如H无穷控制,定量反馈控制。
     该项目针对负载模拟器开发出了相应的速度同步控制系统及其速度同步控制方法。能有效避免基于速度反馈信号的结构不变性方法对高品质速度及加速度信号的要求,并能有效的解决传统速度同步方法在大、中负载下消扰能力变差的问题。
     本项目研发的负载模拟器的速度同步控制系统包括加载系统、惯性负载和被测位置伺服系统。其中:惯性负载用于模拟被测位置伺服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转动惯量;加载系统用于模拟位置伺服系统在实际工作时所受的力或力矩,并将力或力矩通过惯性负载加载到被测位置伺服系统。采用该技术的负载模拟器系统和负载模拟器的速度同步控制方法,能有效避免基于速度反馈信号的结构不变性方法对高品质速度及加速度信号的要求,并能有效的解决传统速度同步方法在大、中负载下消扰能力变差的问题。

一种变翼式垂直起降飞机

龚毓铭

广西博士海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航空航天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翼式垂直起降飞机,本实用新型的飞机既有固定翼飞机的特征,也有旋翼类飞机的特征,是集固定翼飞机和旋翼类飞机优点于一身的飞机,本实用新型的飞机在垂直起降时使用的旋翼螺旋桨在飞行或滑翔时变成了固定翼或固定翼的一部分,继续在飞机飞行或滑翔时即使不旋转也能提供升力,这种飞机不但可以满载荷滑跑起降,也可以满载荷垂直起降,而且不会因为有垂直起降性能的原因而比普通飞机增加能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飞机航行时间长、可空中悬停、飞行过程平稳,飞行灵活,安全系数更高。

 这是一项可以让飞机能垂直起降的新型技术,一项可以让飞机集固定翼和直升机优点于一身的技术。飞机有了这项技术,再与传统的技术相结合,可以满负载滑跑起降、垂直起降,可以在田间地头、楼顶、水面、舰艇、沙漠等地方起降,还可以折叠。

    大疆无人机、亿航无人驾驶飞机如果采用这项技术,在重量、抗风能力等指标相同的情况下,釆用适当的飞控方式,可以多飞行n倍距离和n倍时间。

    这是一项让飞机比汽车更安全、更便捷、更节能、更易养、更易驾使的技术。

这是一项让小型飞机国产化的技术、这是一项让飞机走进千家万户的技术、这是一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偏远地市交通运输的技术、这是一项能让国家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技术、这是一项可让我国GDP重新走向高速发展的技术。

共 119 条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