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纳米多糖蔗汁饮品生产技术

林建兴

-/生物与新医药

富硒纳米多糖蔗汁饮品生产技术

       项目立足甘蔗制糖产业转型升级关键问题,首次提出利用复合益生菌协同发酵制备富含硒纳米多糖功能饮品,历经5年多研究,重点突破复合微生物协同发酵技术、活性硒纳米多糖自组装技术、甘蔗原位固定化发酵技术、高效分离技术等核心技术,成功开发富含硒纳米多糖的高端甘蔗汁发酵功能饮品。

 1、技术成果首次提出一种在水溶液中合成和分散硒纳米粒子的绿色、温和的新方法。通过水溶性刚性多糖在液相体系中自聚集形成中空纤维的自组装行为成功地包合硒纳米粒子,制备出硒纳米多糖复合物。硒纳米粒子通过Se-O键的生成而固定在多糖中空纳米纤维中,导致硒纳米粒子稳定分散存在于水中。多糖中空纳米纤维的空腔能够很好地固定和保护硒纳米粒子,导致更好的分散性。硒纳米粒子形成的整个过程简单绿色。由这种方法合成得到的多糖硒纳米复合物具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

2、利用复合益生菌协同发酵技术,发挥微生物协同效应,优化饮品风味,生产兼具保健功能和独特风味的高端功能饮品。

3、将甘蔗原位固定化技术引入功能性饮品研发,可大大提高发酵菌体浓度,增强细胞活性,实现连续发酵作业,提高生产效率10%以上。                                   

通过本技术成果转化,利用微生物转化蔗汁生产高端健康产品,不仅保留了甘蔗原有的营养成份,而且大大增强保健功能,可使甘蔗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在保健食品和医药品具有应用前景。

家电产品生命周期信息追溯软硬件系统研 究

0755-26036393 

-/电子信息

中国庞大的家电市场迎来了废旧产品淘汰的高峰期,在加上家电市场日新月异的更新换代速度,很

多产品使用寿命还未终结,就被新产品替代,如果这些家电产品不能被合理处置,势必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

坏。现阶段家电回收行业对退役家电产品采用资源化处理策略,循环利用其中的可用材料,且大多是个体经营,

一般采用酸泡、火烧等十分落后、污染严重的工艺来提炼家电零部件中的贵金属, 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

破坏环境和危害操作人员健康, 也浪费资源;同时退役家电产品包含的某些耐用部件还远未到达服役寿命末期,

具有潜在的再使用价值,对于这类部件来说,再制造、再利用是更节约的处理策略。退役家电产品全生命周期

内,从产品设计、工艺制造、检查检验、出厂销售到用户使用、环境工况、保养服务、故障维修、回收的整个过

程存在着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对家电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再制造和再资源化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2. 研究内容

课题基于家电回收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发展的需求,以为企业应用提供工程化技术,为政府监管提供可操作的技

术手段为目标,开展退役家电(冰箱、空调、电视机、电脑、洗衣机)生命周期信息追溯软硬件系统研究。

3D打印高品质金属模具技术的研发

吴长江 

-/新材料

模具零件金属3D打印技术研究与应用,在保证模具结构设计与注塑成型

效果的条件下控制零件打印制造成本与常规零件加工制备持平,制造周期也控制均衡。并根据公司模具产业规

模,形成完善的3D打印工艺应用标准体系。项目达到的技术指标,打印范围常规满足250mm×250mm×250mm,且

最大可达400mm×400mm×400mm;,打印成形精度:±0.08mm/100mm,致密性基本达到金属材料材质,并产生公

司特有的与3D打印SLM技术在精密模具及其零件制造应用领域专利2-5项;在现有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人员基础

上,利用公司模具产业部门的条件与基础,在两年内对设计全员普及3D打印零件结构的设计方案与理念;利用项

目研究技术推进产业转化速度,预计在三年时间内,60%铍铜零件的模具结构、80%高品质外观制品中小型模具关

键零件均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覆盖到公司自有模具订单的50%。 目前我们的3D打印技术已经应用于家电产

品、通讯电子产品及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初步试制并成功改良其注塑成型表面质量。预计3D打印将大量应用于模具

中成型关键与难点结构,提升各类塑胶制品的表面一次成型效果。可能涉及到的客户有:家电类VESTEL、TCL、

SONY、SHARP等,包括需要应用高光技术的电视机前壳、后壳及边饰条等模具产品;通讯电子类有华为、思科

等,产品主要为高精度通讯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类有日产、丰田、本田、长城等,产品已经开始应用于大型复

杂结构和特殊成型要求的汽车零部件,例如保险杠、仪表板、门板、中控部件、格栅、进气管、ABC柱以及低压

蒙布内饰部件等多种类型与注塑生产工艺的模具产品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骨折模型项目

张鹏 

-/生物与新医药

2011 年根据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统计数据,我国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数量正在逐年增加,RA 病人数高达440 多万。RA 病人由于疾

病本身发展或者治疗中使用激素均容易引发骨质疏松,进而容易导致骨折。一旦发生骨折,绝大多病人需要进行

内固定手术 加速骨折愈合。然而,在骨折手术完成前、后到骨折愈合的这个时间窗内是否应该使用抗RA药物?

如何应用抗RA药物?这些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该问题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临床中处理RA 合并骨折病人用药时

标准不一,治疗效果也不确定。同时RA 病人也存在着内固定器械失败率较高,内固定取出后二次骨折较多等现

象。而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基础之一是首先明确RA 疾病本身对于骨折愈合的影响极其作用机理。 然而就目前文

献检索发现,国内外未有针对该方向的研究成果报道,因而关于RA 发病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机理研究

成为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盲点。为了突破该研究的盲区,有必要首先在动物层面建立完善的疾病发展模型,进而将

研究结果推向临床。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构建大鼠“RA+骨折”模型,利用各类检测手段(影像学、组织学、生物力学及分子生物学)明确RA 发病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并

根据结果利用体外细胞学实验初步探讨深层次机制。本研究提出的科学问题来源于临床实际需求和问题, 通过

本实验研究一方面可以填补目前关于RA 影响骨折愈合研究的空白,从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先进性。

共 36 条 前往